AI 算力背后的 “生命线”:有源铜缆与 LPO 技术探秘
一、AI 算力,靠什么支撑?
如今 AI 大模型飞速发展,万亿参数模型屡见不鲜。可单个 GPU 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运算,必须将成千上万的 GPU 连成群组。而连接这些 GPU 的 “桥梁”,正是有源铜缆与 LPO 技术,它们是 AI 算力的重要支撑。

二、有源铜缆:成本与效率的完美平衡
(一)节能先锋
在数据中心,电费是重要成本。以 NVIDIA GB200 为例,采用全铜互联方案后,单个机柜比光方案节能高达 20 千瓦,大幅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成本,对电费敏感的场景十分友好。
(二)稳定担当
在海底、偏远地区等恶劣环境中,设备维护难度大。铜缆作为无源介质,无需额外供电,稳定性远超光纤,且维护成本更低,是这些场景下的可靠之选。
(三)技术老将
从芯片内部到机柜连接,铜互联技术已发展数十年,技术成熟、生态完善。经过大规模实践验证,能稳定应对各类场景,是 AI 数据中心的 “压舱石”。
三、LPO 技术:面向未来的创新之光
(一)简化设计,降低功耗
传统光模块中的 DSP 芯片,会增加功耗与延迟。LPO 技术通过简化或移除 DSP 芯片,直接减少能耗,同时降低数据传输延迟,提升传输效率。
(二)未来指向标
随着数据速率向 1.6T 及以上迈进,224G/448G SerDes 等超高速率需求渐显。LPO 技术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,为算力集群的 “骨干网络” 升级铺平道路。
四、协同共进,而非相互替代
(一)有源铜缆主 “内”
有源铜缆擅长机柜内部短距离连接,在密度、功耗和成本上优势明显,能高效构建算力 “细胞”,是机柜内连接的最优解。
(二)LPO 主 “外”
当需要机柜间长距离、高速率传输时,LPO 技术可发挥所长,承担起算力集群 “骨干网络” 的连接重任,支撑算力扩展。
(三)混合架构,未来趋势
未来大型数据中心,将形成 “柜内用铜缆,柜间用 LPO” 的混合架构。二者分工协作,共同撑起 AI 算力版图,实现降本增效。

五、技术演进,引领未来
有源铜缆与 LPO 技术,是 AI 基础设施降本增效的核心。它们的持续演进,直接决定着我们能否以更低成本获取更强算力,为 AI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。
技术支持













关注官方微信
